close



飛舞在17世紀面前的希望訊息,牽引著人與人,串連了關懷,也引動內心深層的希望。


Bourrasque,是這一堆飛舞紙片的名字,出現在法國巴黎里昂的Hôtel de Ville廣場,是英國藝術家Paul Cocksedge的創作,展示在2011的里昂燈節(Fête des Lumières)



法國巴黎里昂的Hôtel de Ville廣場,17世紀的精緻建築

整件裝置作品長度有25公尺,最高15公尺,採用電力發光的材料,每個單位的發光體是A3尺寸,先在倫敦以人工摺出紙張飛揚的姿態合計約200件,再送到里昂的Hôtel de Ville完成最困難的組裝結構。

 

英國藝術家Paul Cocksedge擅長紙片與光影雕塑,曾自我表述長期沉迷在「光」的特質中,深入探索光的擴散、彎曲、反射,並進一步的將光脫離燈泡、霓虹燈管,成為可雕塑的素材。 



光的雕塑品,與歐洲古蹟是如此溫暖的結合,像似不斷低聲呢喃的
關懷與祝福,隨著上天的招換,帶引每位民眾心靈的期望和傾訴。



若從複雜彎曲的暗巷中,突然驚見這樣的「光景」,相信霎那間對世界將充滿了希望與喜悅。



 

賈思汀也好想能親臨現場,在Bourrasque底下仰望這些希望光紙的飛翔啊。

 

 

備註1:里昂燈節 Fête des Lumières 

在1643年和1832年的黑死病和霍亂爆發期間,里昂(Lyon)都得以倖免,里昂市議會、市長和城內貴族認為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保佑他們。因此在1852年,里昂的la chapelle de Fourviere 計畫建造一座聖母雕像放在鐘樓上,以示對聖母的崇敬及感謝。原預定的落成典禮在9月8號,但受到整個八月大雨淹水,迫使典禮延後到12月8號「聖母無玷受孕日」,在當天又遇到暴風雨,淋濕了當天晚上要用的煙火,此時里昂市民決心在天氣阻礙下展現熱誠,每位市民在自家窗口點起蠟燭作為感念。日後每年12月8日這一天就成了里昂固定的慶祝活動,在窗口點燈也成了一種習俗。

2005年起,里昂政府決定擴大此項獨特的節日成為燈光活動慶典,每年12月8日至11日,為期四天。

備註2:以上皆為Mark Cocksedge攝影

 

延伸閱讀
藝術家Paul Cocksedge
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Justin 賈斯汀 的頭像
Justin 賈斯汀

賈斯汀的輕生活

Justin 賈斯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